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.5%,净利润增长踩刹车,连第三季度的交付指引也下调……
然而长期资金市场的反应,远比数字乐观:财报发布后,理想股价在美股一度大涨超7%
2025年第二季度,理想汽车总交付量为111074辆汽车,同比增长2.3%,环比增长19.6%。
上半年,理想累计交付20.4万辆车,同比增长7.9%,在新势力中排到第二;同时,理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占率达到13.6%,仍是20万以上的汽车品牌销冠。
理想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02亿元,同比下降4.5%,环比增长16.7%。其中,同期汽车销售额为289亿元,同比下降4.7%,环比增长17.0%。
汽车收入下滑,大多数来源于产品组合差异,也就是走量的理想L6价位相对更低,同时面向车主的利息补贴、销售激励政策也在增加。
但毛利水平保持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第二季度,理想毛利为61亿元,同比下降1.8%,环比增长14.1%;同期的综合毛利率为20.1%,同比上涨0.6个百分点,环比下滑0.4个百分点。
理想这一季度的汽车利润率为19.4%,而2024年第二季度为18.7%,2025年第一季度为19.8%;同比有所增长,还在于成本降低,平均销售成本下降。
理想的汽车毛利率依然领先大部分新势力品牌,在新势力中稳定到第三的水平,前两名是汽车毛利率在20%以上的小米汽车和赛力斯。
第二季度,理想营业费用为52亿元,同比下降8.2%,环比增长3.8%;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,同比下降7.2%,环比增长11.8%。
研发费用同比下降,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的减少;环比增长,主要是因为新车项目推进速度的影响,以及为支持继续扩展的产品组合和技术而增加的费用。
理想预计,今年将为AI投入超60亿元,大多数都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的研发技术,公司全年研发费用将达到120亿元。
据晚点援引知情人士消息,理想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预算用于自研芯片项目,这部分的最新进展,我们后面还会提到。
第二季度纯利润是11亿元,同比基本持平,环比增长69.6%;经调整净利润为15亿元,同比微下降2.3%,环比增长44.7%。
预计Q3交付量将在9万~9.5万辆之间,同比减少41.1%~37.8%。理想7月已完成3万辆交付,接下来8、9月份,加上i8完成爬坡,i6上市交付,保持在月均3万台以上应该难度不大。
预计Q3总收入将在248亿元~262亿元之间,同比减少42.1%~38.8%,也和交付的同比变化保持一致。
直观上看,今年正在努力爬坡的理想,业绩确实“慢下来了”,但市场的响应却相当积极,美股股价一度涨超7%
第一阶段始于2020年初,理想汽车第一款产品理想ONE大规模交付,终于2024年,期间主要聚焦国内市场以及增程产品。
第二阶段是从2025年~2027年,销售市场从国内正式扩展为国内+海外,产品组合的重心也正式变为增程+纯电
第三阶段是在2027年之后,理想将步入L4级无人驾驶,以及更多新形态的智能体产品阶段。
产品变阵的具体表现,直观上看,是理想为L系列和MEGA全面焕新,把下半年的重心放在理想i8、i6两款纯电新车上。
总部直管全国23个区域,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,同时重组了门店的选址团队,强化了培训学院以及交付团队。
据理想联合发起人、总裁、智能汽车群组负责人马东辉透露,目前架构已经调整完毕。理想现在已经回归正常运作,开始步入初步验收阶段。
他还表示,这些动作短期内可能会有磨合,但是长期内将会提升用户的体验、团队的战斗力。
理想最新VLA智能辅助驾驶,模型参数规模将达到40亿,较之前的端到端模型提升超过10倍,相当于脑容量大幅度扩容。
目前VLA已经首发于理想i8,驾驶性能明显提升,理想将其比喻为“从ChatGPT 3.5跃升至4.0”;等到9月份,VLA还会上车理想增程全系的AD Max版本。
行车端,理想VLA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显著优化,理想称,车主反馈已经非常困难区分是辅助驾驶还是人类驾驶了。
泊车端,VLA的远程召唤自动泊车功能,也被车主认可,能解决实际用车的难题。
从行业角度看,VLA架构更契合人类智能进化的逻辑,并且除理想外,很多车企今年也加入了VLA的研发阵营。
李想认为,VLA能看到很清晰地通往L3、L4,甚至L5级无人驾驶的路径,其工作方式和人一样,是真正的第三阶段的AGI智能体。
因此理想预计,未来,VLA会比人类的驾驶能力强10倍甚至100倍,至少在2年左右,就会达到人类驾驶安全的10倍以上。
李想透露,在i6车型上,公司计划采用更贴近车主的新传播方式宣传,更方便用户理解,销售、交付、服务团队的培训也会更到位,以及:
听劝的李想,还表示公司未来的车型会减少SKU数量(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版本),回归理想One和L9时代——
其中,高速超充站超1000座,覆盖全国“九横九纵”高速公路,平均间隔150公里;城市超充站超过2100座,覆盖260座城市,一二线公里覆盖一座。
充电速度方面,目前理想的充电桩均为250千瓦以上,其中4C和5C充电桩占比超61%,后续新建充电站,将全部采用4C和5C充电桩。
特别要提的是5C电池,理想自研了电芯和管理系统,以保证从0充到80%,都保持300千瓦以上的高功率。
理想在电池使用寿命上的研发也下了功夫,在超充模式下,1500个满充满放循环后,其电池健康度仍能保持在80%以上。
销售渠道侧,理想已开始正式搭建海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,组建海外的团队。
产品侧,目前理想在研的2026年的新产品,都在提前考虑到海外的法律法规。
据理想CTO谢炎透露,理想的自研芯片,目前已经成功流片,并且已进入到车载测试阶段。
他表示,在运行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(LLM)时,理想自研芯片的有效算力是市面最强芯片——英伟达Thor-U的2倍,在运行视觉模型(如卷积神经网络CNN)时,有效算力甚至能达到后者的3倍。